第一百九十五章??临潢边堡(1 / 2)

两日内,陆陆续续有溃逃回来的金兵进入边堡,然而却少得可怜,不到三千人马。

完颜宗贤虽然痛心疾首,却没有时间表达自己的哀悼。因为根据逃回来的士兵描叙,蒙军很快就要兵临城下!

第三天,忽图剌亲率蒙古大军逼近临潢边堡,在边堡外十里暂时扎营修整,一面刺探敌情。

忽图剌站在山丘上,望着远处纵横起伏的临潢边堡,对把坛说:“把坛,一个月的征伐,终於打到金国边境了!”

把坛说:“可喜可贺,再接再厉!”

“没错。”忽图剌道,“临潢边堡是金国自己的长城,虽然远远比不上大宋的长城,却也是一道天堑,不是轻易可以跨过的。”

把坛手持马鞭,指着临潢边堡,说:“临潢边堡筑於山麓之间,或深沟,或高墙,我们没有攻城器具,光靠战马,确实难以逾越。”

秦汉插嘴道:“下官有办法!”

“快说。”忽图剌和把坛异口同声问道。

秦汉道:“此法虽然有些残忍,但是战争本身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情。末将的建议是,将俘虏赶向前,一为肉盾,二来,用他们的屍体填满沟壑,那不就天堑变通途了吗?”

蒙人本就狂放嗜血,忽图剌和把坛听完,当下击掌相庆道:“好办法!”

秦汉没料到忽图剌毫不犹豫就同意了,他开始怀疑,自己是不是太冷血残酷了,怎么会提出这么惨无人道的战术?

或许,这就是战争吧。

次日清晨,忽图剌挥动大军,前面押着俘虏为肉盾,向接临的几处沟壕进发。

而完颜宗贤向临潢求救的援兵还在路上,且只有区区二万兵马。因为全国兵源紧张,已经发不出再多士兵了。更何况,后方还有临潢府要防守。

金兵俘虏们前后手脚用绳索相连,即便他们心里极端渴望着马上跨过边堡回到金国的怀抱,也是只能摩肩接踵着亦步亦趋。

对面的金军黎将军见这情形,问完颜宗贤:“元帅,敌军催动我方降兵前行,到底想干什么?”

完颜宗贤这时候展现出了聪明才智,道:“他们想用俘虏的身躯,填满沟壑,以便他们的骑兵顺利通过。”

黎将军还以为蒙军最多是赶着金军降兵做要挟筹码,没想到竟是作为肉身地基。完颜宗贤能一语道破蒙军的策略,估计他的内心,也是这般狂野吧?

“无耻!”黎将军骂道,“那我们怎么办?”

“不管是敌人动手,还是我们自己动手,这些俘虏都会死。但是,如果我们主动出击,还可以控制不让这些俘虏死在壕沟里,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!”完颜宗贤恨恨地道,“命弓箭手准备火箭,在俘虏没有达到沟壑之前,便将他们射死在对面。利用火墙和沟壑双重保险,一定要拖到援兵到达!”

“是!”黎将军狠下心,依命而去。

完颜宗贤的手不自主得紧张颤抖着,他又问秦桧还有什么妙计。

秦桧思考一番说:“在元帅的基础上,下官想到了一个办法。准备大量的油,等俘虏填进了沟壕,将油扔进去,加大火势的威力。我想,这样足够烧他个半天了。”

完颜宗贤微不可察地点点头,心中默念,同胞们,你们可不要怪我,你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。

金兵俘虏们怀着希望和憧憬靠近了沟壑,满以为爬过去就是故乡,谁知道还没跨步便已经入了黄泉。

对面的金兵可不把他们当同胞,因为如果他们过来了,死的将是更多的人,最重要的是包括自己。

有这些充分的理由,足够他们毫不犹豫的将一支支火箭射向同胞们的身躯。

黎将军一声令下,万箭齐发,燃烧的箭头映红了天空。

俘虏们身中火箭倒在沟壑西边,若是死了一命呜呼还好,半死不活还要被火烧烤,那真是生不如死。

阵阵呼嚎在边堡肆虐张扬。焚烧,或许可以毁灭他们的怨念吧。

把坛道:“可汗,俘虏们还没进入沟壑就身中火箭倒下了,怎么办?”

“发动骑兵,将他们赶也好、撞也罢,一定要挤到沟壑里!”忽图剌严令道。

前有恐惧,后有威胁,这时候最好的方法,肯定是“撞”来得最直接有效。

蒙军催动战马,扬起铁蹄,在最后面的俘虏背上用力一踏,俘虏们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向前冲倒下去。

再接二连三的冲撞后,俘虏终於掉入了沟壑,因为绳索的捆绑,后面俘虏想不掉下去也难。像一串蚂蚱,前呼后拥地掉进了沸腾的油锅。

“成了!”秦汉在远方高地望见,兴奋道。

忽图剌道:“准备!”

忽图剌还没来得及下令,只见对面的金兵朝沟壑里的俘虏扔下一罐一罐的油,然后随着火箭射入,所有的沟壕都燃起了熊熊大火。

把坛叹道:“金军朝自己同胞射箭就罢了,还泼油点火!”

“看来只有等火势灭下去了。”忽图剌惋惜道。

“还有办法!”秦汉道,“现在沟壕都已经被俘虏填满,如果火势继续烧下去,屍体高度就会慢慢下沉,所以不能耽搁。下官建议,用衣服包裹砂石,骑兵们轮番将砂石撒入火海,应该可以破灭大火,至少打开一条通道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