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儒家至宝(2 / 2)

设计单位:水石设计

设计团队:景观二室

编辑排版:品牌推广

4/淮安新城·吾悦首府

景观设计:致澜景观

一府两园,六境五礼

淮安新城·吾悦首府

以淮安“千年运河”的文化根基

倡导传承精粹,回归东方的礼序精神

在历史名城淮安

缔造“吾悦首府”的尊贵品质

让文化底蕴和现代时尚并存

这是一次关於东方文化的回归、人居气质的沿袭

淮安新城·吾悦首府从千年运河文脉中吸取内涵,去创造崭新的新中式艺术,将东方韵味和淮安底蕴的完美结合,打造出历史长河的东方典雅意境,带给来人们真实的惊喜。

景观设计以淮安城市文脉特性出发,取“长河掠影”的历史基调为主题,讲究“起承转合”的东方礼序,展现淮安在历史长河中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城市特性。

淮水东南第一州,山围雉堞月当楼。

——《楚州赠郭使君》白居易

项目在空间上,继承淮安“融南汇北”的城市特征。在造景手法上,选取传统京派深宅大院的规章礼制,又汲取江南园林温润婉约的造园手法,以传统艺术手法,营造现代典雅尊贵的中式住宅体验。

历史长河的起伏变迁,就如淮安在历史沧桑中时代变迁,吾悦首府项目也以此追根溯源,表现淮安的东方美感,使得项目充满中式礼序的讲究,又体现现代艺术的细腻美感。

项目空间礼序演绎

新城·吾悦首府项目以“名门”、“前庭”、“雅园”、“池院”、“后堂”等五处礼序空间,把项目的艺术景观定格,进而在设计中随着脚步依依展开。

壹/府门迎瑞

“至大中正,对称中轴”

入口大门以“府门迎瑞”为题,以双开官帽式大门设计,寓意“好事成双”的开头之喜。大门饰以镶金匾额、门前造景对仗排布,遵循府邸礼序,以蓬勃大气,造礼宾之景。整个入口采用中国哲学“至大中正,对称中轴”的理念,展现大气典雅的项目基调。

大门材质为了体现登门望府的尊贵品质感,材质上选择进行挑选,大门立面采用干挂的欧洲进口石材匠心雕琢,体现“名门”的恢宏大气,再加上精致的镶金匾额,强调尊贵质感。

贰/雅致前庭

“二进前庭,二道礼序”

在前场过渡空间不张扬,却多了一层诗意文雅。远望去,中轴景观能见到内庭的隐约,与牡丹屏风对望。这里将中正对称的造景形式延续,对景宫灯,格调高雅,为宾客带来第二道礼序。

近处,干净整齐的走道搭配绿草青青,微风过处,草里的星光点点,呈现别致细腻景观,更显得怡然自得。

走过之时仿佛是在穿越一处大宅之前庭。入口处对称的精致小景点缀,目及此处,不经意间吸引人进而步入雅园,带来欣喜感和惬意舒适体验感。

叁/秋湖观月

“水喧明镜里,秋月落画境中”

中场空间以大面积的景观水池为主,清浅深沉宛若镜面,水喧明镜里,秋月落画境中,仿佛隔绝了府外的风尘和吵闹。在这样的回廊围绕的中庭空间,水从四面的回廊屋檐上汇入中间水池,颇有汇聚天地灵气之寓意,以及四水归堂美好愿景。

在水景静谧清幽的氛围中,池中三个圆环灯带,采用写意手法模仿山川自然之形态,涌动的喷泉,为中央水景增添了灵动之感。

在回廊尽头,设置供宾客休息茶歇的观水雅庭,以牡丹屏风为背景,展示花开富贵、高贵雅致的惬意格调。

肆/自然池园

“本於自然,而高於自然”

后场庭院以植物组团安然静置,小径、花境、绿植等搭配出景观细节的相互衬托,后场空间虽然主题为“池院”,但并无水景设计,而是以植物组团模拟山石聚集,平面草地比拟池面水镜,表达东方禅意的自然之感。

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自然山水园林的典型代表,其造园风格“本於自然,而又高於自然”,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相结合,而山水恰好是体现自然之精髓者,由此一池三山的掇山理水之术,变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地形的重要特征。

伍/惬意生活

“清幽庭院宛如家,惬意自然方寸间”

样板间空间依然延续了后堂空间的自然色彩与雅静气质,在最后一道礼序空间,呈现一个全然放松身心的场所。在样板间入口,清幽庭院宛如家,惬意自然只在这方寸之间。

-光影与细节-

回归东方,光影别院,如同在历史长河中一块缩影,将仪式、礼序、人文、情怀融入到整个空间中的各个细节。淮安新城·吾悦首府以传承东方礼序的设计,新中式的调性呈现,加以艺术的精妙手法。将淮安千年的“运河文化”做以解读,演绎全新的历史长河情怀。诠释东方文化的礼序,回归人居美学的情怀。

项目名称:新城淮安吾悦首府展示区

建设单位:淮安新城亿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

项目地址: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新城枚皋路与凤里路交汇处

景观设计单位:成都致澜景观设计有限公司

方案设计:朱亮、廖丁鹏、陈丹、刘平、黄梦竹、曹欢等

施工图设计:廖禹、陈浩、刘波、陈强、邓颁

设计面积:4452㎡

设计时间:2017年8月

完工时间:2018年7月

摄影:陈志摄影团队

5/上海建发.央玺

景观设计:广亩景观

只需略懂江南园林文化,我们即可从发现建发央玺与苏州网师园的微妙关系。

庭、院、园,中国古代景观空间的三个层次关系,在今天,分别对应家庭、邻里、社区三个基本的社会单元原型。相对於人人都想拥有的“院”,我们更看中属於社区和城市的“园”。

中国古代的大宅,皆讲究院落关系,尤其以北方的宫式园林为主,三进三出的轴线感和仪式感,装点着主人们对人生圆满的成就感。

而南方不同,南方的园林没有那么多仪式感,讲究悠游山水的情怀,如何在方寸之间展现鸿大志趣?八百年前,网师园做到了。

今天,央玺也做到了。央玺示范区地块很小,第一眼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顶级豪华的社区景观,但是当我们步入其中,紧凑的布局和别有洞天的惊喜,拉近了心灵和场所的联系。

这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景观,位於都市街角,与城市的氛围相处

一花一草绝非摆设,而是与都市人群的生活密切相关:每天回家必经之路

一处社区文化圈层的事件空间

古代文人从官场撤退,方可安心治园

如今,都市文化新贵们可以在生活与闲暇之间进行高频次的切换

从“硬”到“软”

景观软装的设计为空间带来了温度

人们身处其中,感受到更为丰富细腻的层次,

每一处软装都在诉说着一个江南园林的故事,

华灯初上,夜晚的央玺示范区如图归家的灯火,为都市夜归人带来温暖和安慰;

清晨薄雾,景观区域成为人们从家中奔赴繁忙的启航港湾。

在变幻的图景之中,生活变得更加有所期待。

6/厦门建发·央玺

景观设计:赛肯斯景观

绝怜人境无车马,信有山林在市城

(大区实景图)

华夏士人自骨子里笃信“心”的力量,心之所在,意之所存,任如何处尊居显仍需一方精神归所。厦门岛东北五缘湾,背山面海环抱内湾,紧邻机场、东通道、环岛快速线及轻轨规划,四面通达八方聚汇,凝聚了整个厦门岛的人文精粹,而建发央玺於此人境结庐,在红尘喧嚣中为居者开辟一座隐世桃园。

(大区实景图)

福建好古,建发央玺凭古为趣。设计师从“桃花源”的意境出发,借鉴传统山水园神韵,将“居山水之间”的传统处居思想与“出则繁华,入则幽静”现代人居追求完美糅合,探索古典园林在当今时代的全新演绎。

“门上起楼,象城堞有楼以壮观也。”

——《园冶》

(大区实景图)

古人建院,以门上有楼为贵,门楼是主人身份的象征,也是园林气魄的显现。远观央玺,便见门楼似城关矗立,两侧高楼如山,夹出远天一线。门楼前大广场与天空呼应,上刻古典祥瑞云纹,人行其上如踏云端,广场中央以镜水巨石压景,石破天惊的雄浑意境狂放而出。门楼前遵古制立一对貔貅卫守,成瑞兽踏祥云之势,庄严尊贵,让业主体验古代名门大户登堂入室的显赫与超然。

(大区实景图)

入得门楼,超然世外,两行风雨连廊环绕负一层水帘洞天。两层涌泉池间流水潺潺而下,如山泉灵涧,洗尽尘埃。洞天正前有一亭名“高山流水亭”,庭前枯山跌水,石狮献瑞,将人正式引入园中世界。

“石令人古,水令人远,园林水石,最不可无。”

——《长物志》

(大区实景图)

过高山流水亭之清幽,便见镜月潭之静谧。三寸镜水似古井无波,水上群石堆磊,叠水下泄,将景园内外巧妙分割,不放一丝俗气入内,将心清静安放。潭底不同於传统石板货卵石铺装,而以瓦片累叠而成,清古深幽,悄然弥补因地下室顶板承重限制造成的石景不足。

(大区实景图)

此时从外及内,视野骤变,由窄及阔,暗应《桃花源记》中武陵人初见桃花源之境。此空间变化,景由步移,境由心转,为传统造园法中移步异景之法的现代应用。

“池上理山,园中第一胜也。”

——《园冶》

(大区实景图)

若言园林如城,那么一城出色半城湖水。水,是园林的灵性。绕过净月潭,寻小径复行数十步,又见一方月洞门。门内框住几分山峦一泼湖水,有时水上薄雾轻起烟波搅动,令人如置蓬莱仙境,若夜晚闲游皓月当空,天上的月色映下在湖中三分。正是设计师仿西湖三潭印月所造的碧潭映月。

(大区实景图)

沿碧潭两侧折桥漫漫行过,至潭西梧竹幽居亭。亭上沿用传统飞檐斗拱,亭中四面由月洞墙围拢,面面景色不同, 框尽园中精粹。溶溶月色,瑟瑟风声,静扰一塌琴书,动涵半轮秋水,如诗如画美不胜收,然心早已神游天外,似有仙人抚我顶,结发受长生。

“极目所至,俗则屏之,嘉则收之,不分町疃。”

——《园冶》

古法造园巧於因借,直至今日景观设计亦是如此。先有建筑,然后再造景观,可以说也是借景的一种。但不是所有甲方建筑都可以入景,而且有时即难避掉,又难遮挡,又该如何呢?

(大区实景图)

行至园末,每入户前皆有门厅,厅内栽中竹树,上开天窗,下铺枯山水,营造出风摇竹动山水不惊的东方禅趣。随风雨廊过门厅,穿过楼间小路,直对23.5*6米的配电室墙体。墙体与整体园区风格不符,又因其尺寸,避无可避,遮无可遮,若放任此处则成一园败笔。

(大区实景图)

赛肯思设计师匠心独运,突破传统思维限制,破墙造壁,在配电房墙体中央建造一面6*6米对景墙,上雕双狮争绣球的祥瑞图案,将建筑局限变废为宝,在传统造园法上更进一步。这种精神正如中华千古儒生国士,筚路蓝缕,步步向前的不懈追求,方能以今胜古,薪火不绝。

(大区实景图)

至此,传统中式园林融入现代高楼居所,隐於市井又超然红尘,将一方江南在此安放,为厦门名人雅仕筑起一座心的禅居。

THEEND

本文图片来源於网络,供大家学习参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